13810667890

盈科动态|辩之有道,论而明理——盈科北京刑事一部刑事大要案研究会第12期案例研讨会顺利举办

作者:陶海洋律师       更新时间:2025/05/23      浏览:1111

        2025年4月23日下午,辩之有道,论而明理——盈科北京刑事一部刑事大要案研究会第12期案例研讨会于盈科中国区总部顺利举办。本期案件分享人为盈科中国区董事会董事、盈科全球总部合伙人陶海洋。案件点评人为盈科全球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中国区副主任白宇,盈科全国刑事法律服务中心执行主任张永华,盈科北京高级合伙人、刑事法律事务部(一部)副主任刘永江。盈科北京青工委副主任刘磊主持本次研讨会。郭思雨、黄可然、王乐、张郡倩、李桂超、郭莎莎、史维众、牟永华、王庆华、康凯、徐嘉锐、白宇、姜达弟、林玲、张春辉、何博、臧连峰、田文雅、杨美玲、刘高锋等律师参加。

01 主持开场


image.png

刘磊

盈科北京青工委副主任

        会议伊始,刘磊律师以刑事再审程序的特殊意义为切入点,强调其作为“司法纠错最后防线”的重要性。她指出,当前二审改判率低、再审程序启动难已成为行业痛点,而陶海洋律师代理的张某职务侵占案历经十余年申诉,最终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再审、省高院撤销原判并指定异地审理,为破解再审困局提供了宝贵经验。刘磊律师表示,此次研讨不仅是成功案例的复盘,更是对刑事律师“穿透事实、坚守程序正义”专业能力的深度剖析。




02 案件研讨

image.png

陶海洋

盈科中国区董事会董事、盈科全球总部合伙人

        陶海洋律师以张某职务侵占案为主线,系统梳理了案件从立案侦查到再审推进的全过程。该案当事人张某原为上市公司高管,在负责企业债权清欠过程中,因涉嫌将处置破产企业资产的收益据为己有,于2012年被以职务侵占罪判处六年有期徒刑。服刑期满后,张某自2015年起持续申诉,案件先后经历两次检察院撤回起诉、中级法院、高级法院审理及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再审,最终在2024年经省高院指定跨地市法院管辖,目前仍在审理中。


        在争议与破局中,程序突围聚焦“自审自纠”障碍:律师团队发现原审法院14名审委会成员中6人曾参与2012年案件讨论,提交相关证据并申请异地管辖,历时近两年推动省高院指定S市L县法院审理。证据博弈围绕资金用途展开:辩方以破产公告、法院执行文书等客观书证,证明资金用于后续清收、房屋维护及税费缴纳,省检察院再审时明确支持“事实不清、证据不足,建议改判”的观点。


        检察监督层面,L县检察院在庭前会议中拒绝采纳省检意见,辩称其为“个人意见”。团队援引相关规定,申请检委会介入,质疑其有罪指控的合法性。陶海洋律师总结,刑事再审需构建“客观证据优先”体系,善用指定管辖、检察领导制等制度工具,结合外部监督形成程序与实体的双重推动力。


        在自由讨论环节,与会律师围绕“下级检察院能否独立于上级意见起诉”“撤诉后重新起诉的证据标准”等争议展开交锋。有律师结合实务经验提出,当上下级检察机关意见冲突时,可通过援引检察系统内部领导体制规定、申请上级检方介入个案指导等方式推动争议解决;也有律师从程序正义角度强调,再审案件中需特别关注管辖权异议、审判人员回避等程序性权利的充分行使,以破除“地方司法惯性”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干扰。




03 案件点评

image.png

白宇

盈科全球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中国区副主任

        白宇律师在案件中聚焦检察系统内部程序合规性,提出“省检意见若经检委会集体决策则应视为检察院正式决定”的核心观点。其结合相关规定,指出L县检察院以“省检出庭意见未盖章”为由拒绝采纳上级改判建议的行为,实质上是对检察领导体制的规避。在实务操作中,白宇建议通过审查省检意见的决策流程、向上级检方投诉等方式,推动争议解决,为破解“上下级意见冲突”提供了制度性路径。




image.png

张永华

盈科全国刑事法律服务中心执行主任

        张永华律师重点围绕“撤诉后重新起诉的证据标准”展开分析,援引《刑事诉讼法》相关条款,质疑L县检察院在无新事实、新证据情况下重复起诉的合法性。其指出,原审已两次撤诉,后续起诉仍依赖相同言词证据,违反“事实清楚、证据确实充分”的证明标准。张永华律师强调,再审案件应严格区分“撤诉”与“无罪认定”的法律后果,防止通过“反复起诉”变相规避错案责任,为同类案件的证据审查提供了实务参考。




image.png

刘永江

盈科北京高级合伙人、刑事法律事务部(一部)副主任

        刘永江律师从程序正义视角切入,强调“管辖权异议”与“审判人员回避”对破除地方司法惯性的关键作用。其结合张某案中“原审法院14名审委会成员有6人参与前期讨论”的事实,指出通过申请异地管辖可有效阻断相关干扰。刘永江律师进一步提出,再审程序中应强化对“自审自纠”机制的监督,建议通过检察长列席审委会、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等方式,构建“程序突围+实体纠错”的双重保障体系,为解决“同案不同判”问题提供了系统性思路。




        本次研讨会通过张某职务侵占案的深度解构,揭示了刑事再审案件“证据-程序-制度”的三重破局逻辑。盈科律师以十余年持续推动个案正义的坚守,印证了“专业精进、制度善用、多维博弈”的再审代理方法论。未来,盈科北京刑事法律事务部(一部)将继续深耕复杂刑事案件领域,以专业力量捍卫司法公正,为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注入实践智慧。


来源:盈科北京律所

联系方式

电 话:13810667890

邮 件:taohaiyang@yingkelawyer.com

联系人:陶海洋律师

地 址:北京市朝阳区金和东路20号院正大中心2号楼23层(邮编100020)